家住幸福村的奚辰睿就讀于上海市北郊學校,12歲的他品學兼優,一直是鄰居眼中“別人家的孩子”。這次小區因疫情防控需要實施封閉管理,小奚在父母的陪同下,主動到居委會報名。問及報名原因,小奚說:“看到樓下的叔叔阿姨很辛苦,父母和老師經常教導自己要樂于助人,所以就想出一份力,為小區做點貢獻,還能鍛煉身體呢!”
3月8日開始,位于虹口區歐陽路街道的幸福村小區實施14天封控管理,在街道、居委、物業、社區醫護人員及各方志愿者的支持配合下,小區的疫情防控工作正在有條不紊地進行。武漢鐘點工
小區實施封閉管理初期,歐陽路街道第一時間成立臨時黨支部。在街道發出志愿者募集的倡議之后,居民區黨小組長、樓組長、黨員骨干、眾多“歐陽熱心人”等迅速行動起來,第一時間報名參加,居民區黨總支從中遴選了40多名50歲以下的志愿者,組建了疫情防控志愿突擊隊。
令人感動的是,在此之前街道曾給予過困難幫扶的青年居民,這次帶頭報名加入到了志愿者的行列之中,帶動了其他居民報名參與。根據臨時黨支部的統一安排,這支隊伍積極協助工作人員送快遞、送三餐、送溫暖,并努力幫助社區工作人員做好居民核酸采樣的現場秩序維護等工作,受到了居民們的交口稱贊,大家主動給他們起了一個接地氣的名字——“幸福閃送隊”。
記者了解到,在此次封控管理實施之前,街道就制定了疫情防控應急管理工作預案,并結合幸福村等小區基礎設施普遍陳舊老化的實際情況,提前對部分設施進行完善升級,系統梳理了應急狀態下可能出現的問題種類,充分排摸挖掘發動社區內有相關專業技術特長的能人達人,力爭做到一旦出現緊急狀態,可以利用社區自治力量來專業應對和處置。
3月9日,幸福村小區有一處樓棟門口的糞坑突然堵塞,居民求助居委會,但因為小區處于疫情封閉管理狀態,物業公司維修人員無法進入小區。面臨這個突發難題,居委及時梳理前期掌握的小區內有維修專長的能人達人,發現家住幸福村297號的呂開來師傅就具有相關技能。碰巧當時呂師傅正在排隊做核酸檢測,經過溝通,呂師傅欣然同意,第一時間帶上工具,僅用15分鐘就有效解決了問題。封控管理狀態下突發管理需求,與小區專業自治力量的精準匹配和及時響應,推動了居民基本需求問題的快速解決。
在小區封閉管理期間,對小區內居民,特別是特殊群體也提供了人性化關懷、個性化服務。有一位鐘點工郭大姐由于工作原因也被封閉管理在小區內,居委多次聯系雇主希望其能暫時“收留”,但是因雇主家中沒有條件再接收一人,鐘點工突然變成了“無家可歸”!霸趺崔k呢?干脆,這段時間委屈你一下,和我們居委干部同吃同住吧!”居民區黨總支書記趙昊說,郭大姐很感激地答應了。為了回報居委會的幫助,同時發揮自己家政服務專長,郭大姐主動為忙里忙外、無暇自顧的居委干部們當起了“后勤部長”,每天把居委會的辦公室打掃得干干凈凈,還負責起居委干部的快遞收取,讓居委在“前線”戰斗時,減少了很多后顧之憂,也感受到了家的溫暖。
類似的暖心之舉、感人之事還有很多,比如街道和居委會做實做細特殊人員服務一人一方案,在封控管理狀態下,主動聯系醫療機構,讓需要血透的老人及時到醫院治療;主動對接、搭建平臺,讓孕婦第一時間能享受社區醫院醫生的一對一醫療服務;為行動不便的獨居老人送餐送菜上門等。這些事情雖小,卻時時溫暖著疫情封控狀態之下的居民。
欄目主編:周楠
本文作者:周楠
文字編輯:周楠
|